1月7日,德匯萬達廣場內,顧客通過機器人雙光體溫快速篩查設備進行測溫。(記者梁淑芳攝)
新疆網訊(記者 李曉青 梁淑芳)1分鐘通行人數最高500人次、智能報警……記者日前走訪烏魯木齊部分商場、農貿市場了解到,智能快速感應設備的應用,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公共場所體溫檢測工作提速。
1月7日,記者在德匯萬達廣場1號門入口處看到,智能熱成像人體測溫儀已升級上崗:人員進入商場后,電腦屏幕上就呈現出熱成像畫面,人員頭部綠色顯示框實時顯示額溫,誤差僅為0.3℃,可實現1分鐘最多通行500人次。
長江路片區綜治中心干部樊時磊說,德匯萬達廣場是片區智能快速感應設備使用示范點位。目前,在人流量較大的1號門和3號門安裝兩部智能熱成像人體測溫儀,其余八個門的機器人雙光體溫快速篩查設備也正式投用。智能設備的運用降低了檢測人員的接觸風險,減少了顧客入場等待時間。
顧客李珊珊說,本來還擔心測溫要排隊等很久,沒想到跟正常通行速度一樣,特別是機器人測溫設備,憨態可掬,這就是生活中的“黑科技”。
當日12時,在北園春市場蔬菜交易區南門入口,來購物的張先生順利通過智能熱成像人體測溫區域,“非接觸測溫不僅方便,也讓我們更安心!”
“體溫槍、測溫儀等設備易受外界溫度影響,測溫精度低,現在有了‘高科技’設備,可實現精準篩查,提高測溫效率。”北園春市場副總經理陸峰介紹,一旦進出人員體溫異常,顯示屏就會顯示紅色方框并發出警報,工作人員馬上進行手動體溫復檢進一步確認,等復測無異常后方可進入市場。
陸峰介紹,農貿市場貨物品種繁多,人員流動性較大,落實好各項防疫工作非常重要。去年9月以來,市場7個入口陸續投入使用智能熱成像人體測溫儀,提高了對進出市場人員的體溫監測精準度,為顧客提供了安全、放心的購物環境。